新聞動態(tài)
|
工作進展
羊肚菌(Morchella spp.)是一類外形酷似羊肚的真菌,為世界級著名食用菌。羊肚菌富含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及營養(yǎng)元素,其藥用價值在《本草綱目》中早有記載。由于過度采集,野生的羊肚菌資源大量消失。雖然羊肚菌種植已有不少報道,但一直存在投入大、產量低、種植周期長、出菇不穩(wěn)定和菌種退化快等突出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楊祝良研究組,自2003年以來就對我國野生羊肚菌資源進行了大量研究和菌種收集,近年來趙琪博士在 “野生食用菌栽培關鍵技術研發(fā)與示范”項目實施中,對近300余份野生羊肚菌菌株進行“馴化”后,從中篩選出出菇穩(wěn)定的3種羊肚菌,即梯棱羊肚菌(Morchella importuna)、六妹羊肚菌(M. sextelata)和七妹羊肚菌(M. septimelata),經過反復試驗后,最終選定其中8個菌株,在云南昆明、曲靖、麗江、香格里拉、大理、楚雄、普洱、保山和昭通等州市16個縣(區(qū)),進行高效示范種植60余畝,帶動農戶示范地種植1000余畝,平均畝產已達80?110公斤,每畝收入可達8000?12000元。 在羊肚菌高效示范種植中,項目組突破了菌種質量檢測關鍵技術的瓶頸,解決了產量不穩(wěn)的問題,降低了種植風險;通過使用新的種植配方及生產工藝,大大縮短了種植周期,減少了種植成本,將種植周期從傳統(tǒng)方法的120?180天縮短至70?100天,出菇率在原有基礎上提高20%?30%。對羊肚菌產業(yè)化推廣和珍稀食用菌資源可持續(xù)利用提供了新技術支撐。 -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