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
工作進展
昆明植物所參加中尼生物多樣性科考 文章來源: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zhì)資源庫 | 發(fā)布時間:2017-12-26 | 作者:蔡杰 | 瀏覽次數(shù): | 【打印】 【關(guān)閉】 2017年11月21日至12月19日,中國科學(xué)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種質(zhì)資源庫、標本館、孫航課題組和王立松課題組一行八人參加了中國-尼泊爾生物多樣性跨境科考。科考隊員分為兩組分別經(jīng)西藏吉隆和加德滿都進入尼泊爾后,對尼泊爾中部地區(qū)沿海拔梯度(80米-3400米)開展了植物多樣性調(diào)查和采集,并對Langtang國家公園、Annapurna國家公園進行重點采集??瓶缄爢T克服了尼泊爾2015年地震后交通不便、蚊蟲肆虐和高山徒步等諸多困難,安全、圓滿地完成了既定的科考目標。
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生物組總負責(zé)人楊永平書記與昆植科考人員出發(fā)前合影 通過本次科考基本掌握了尼泊爾中部Langtang和Annapurna西部的主要森林植被類型,采集了喬松(Pinus wallichiana)、高山櫟(Quercus semecarpifolia)、西藏紫礦(Butea buteiformis = Meizotropis buteiformis)、娑羅雙(Shorea robusta)、紅木荷(Schima wallichii)等主要建群物種,以及柳葉沙棘(Hippophae salicifolia)、耐寒栒子(Cotoneaster frigidus)、堇葉苣苔(Platystemma violoides)等喜馬拉雅地區(qū)特有物種,共計采集高等植物標本763號3800余份,地衣標本600余號??瓶缄爢T首次在境外試用了昆明植物所自主研發(fā)的Biotracks APP,取得較好的效果。
喜馬拉雅南坡的婆羅雙(Shorea robusta)-紅木荷(Schima wallichii)闊葉林景觀
Langtang河谷景觀
高山櫟(Quercus semecarpifolia)-冬青(Ilex sp.)常綠闊葉林
錦雞兒(Caragana sp.)-小檗(Berberis sp.)-薔薇(Rosa sp.)高山灌叢 科考野外工作結(jié)束后,部分科考隊員訪問了加德滿都國家標本館(KATH)、中科院加德滿都科教中心,查閱了部分關(guān)鍵類群的植物標本,了解了中科院科教中心的建設(shè)情況。 中尼生物多樣性考察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考南亞通道關(guān)鍵區(qū)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本次科考進一步掌握喜馬拉雅中段南坡秋冬季植物物候狀況和物種多樣性分布,探尋喜馬拉雅生物多樣性的垂直分布規(guī)律,為“南亞通道南端綜合科學(xué)考察”提供生物多樣性現(xiàn)狀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
對樣方內(nèi)的高山灌叢進行測量
采集地衣標本
本次科考采集到的部分物種 (責(zé)任編輯:李雪) |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xué)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