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動態(tài)
|
工作進展
昆明植物園舉辦“圓夢山區(qū)”科學之光公益科普活動 文章來源:昆明植物園 | 發(fā)布時間:2018-07-31 | 作者:文/馮石; 圖/陳智發(fā)、楊佳俊 | 瀏覽次數(shù): | 【打印】 【關(guān)閉】 2018年7月25日,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園、植物園黨支部聯(lián)合西南林業(yè)大學舉辦“圓夢山區(qū)”科學之光公益科普活動。該次活動通過遴選招募了40位9-12歲來自云南昭通大關(guān)縣安樂村的特殊小客人。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zhì)資源庫亞吉東老師帶領(lǐng)小朋友們參觀了種子博物館,亞吉東老師拿著榼藤子問道:“知道這是什么嗎?這是最大的豆子。”這里還有世界上最大的瓜子、最大的豆角等眾多稀有種子……講解結(jié)束,小朋友們還紛紛找老師了解種子的故事,種子的傳播方式等,部分可食的種子把孩子們逗得很饞。 昆明植物園科普講解員丁艷蓉老師為小朋友們帶來“植物果實和種子的故事分享”課程,從“什么是果實?”、“什么是種子?”、“種子是如何傳播?”三個方面介紹了果實和種子,并用影像資料給小朋友們直觀地展示了種子傳播的途徑,加深了小朋友們在種子博物館中所學的知識。在老師們的指導下,通過親手制作的過程體驗,一幅幅精美的植物葉化石,讓小朋友們的笑容掛滿了眉梢。 神秘的科學家工作的實驗室是怎樣的?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綜合保護實驗室里的羅桂芬老師帶領(lǐng)小朋友們參觀了極小種群野生植物組織培養(yǎng)實驗室,講解了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shù)的優(yōu)勢和基本操作過程。小朋友們提出“瓶子里果凍狀的東西是什么?”、“為什么植物能在‘杯子’里生長?”等問題,老師們針對這些問題一一解答。 最后,小朋友們還參觀了曾孝濂科學藝術(shù)畫公益展和昆明植物園園區(qū)專類園。美輪美奐的植物科學畫作,還有專類園中展示的珍稀植物,都引起了小朋友們的驚嘆聲。他們了解了云南作為“植物王國”的物種多樣性和別具特色的生態(tài)景觀。 該次活動雖然短暫,但是在這些來自于山區(qū)的小朋友們的內(nèi)心種下了科學的種子。他們在“微”科研的體驗中,感受科學魅力,放飛青春夢想,讓科學之光照進孩子們的生活,精神不貧困,立志用心學習,能有一天走出大山,日后為家鄉(xiāng)做貢獻,這也是策劃和組織本次活動的初心。 “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思想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內(nèi)涵豐富,意旨高遠。而扶貧最根本是扶志,扶志要靠教育。 參觀實驗室 參觀種子博物館 贈送種子 活動合影 |
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5 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lián)系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