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
|
學子風采
為大力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提升中小學生的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并響應國科大“春分工程”行動的號召,12月2日上午,兩百余名來自昆明市盤龍區(qū)茨壩中學附小二年級的同學們來到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園,在昆明植物所2020級博士涂夢玲,2019級碩士熊進、李亭諭、張嚴予、李立以及昆明植物園科普辦潘彥麗老師的帶領下,參加了以“認識植物——保護生物多樣性”為主題的科普講解活動。
圖片一 解說員為同學們介紹裸子植物
同學們一行來到昆明植物園的溫室群——扶荔宮,首先參觀了以熱帶景觀為主題的主體溫室,通過觀察奇妙的熱帶水生植物、奇異的熱帶荒漠植物和奇特的熱帶雨林景觀等,讓同學們更直觀地了解了熱帶植物的形態(tài)和生存環(huán)境。隨后,同學們來到保育有600余種蘭科植物的蘭花館,見到了許多珍稀蘭花。解說員們通過介紹蘭科植物的野外生存現狀向同學們普及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必要性和有效的措施,還以云南特色植物兜蘭為例,結合其形態(tài)特點和生理特性來介紹蘭科植物的多樣性生存策略。 圖片二 同學們參觀種子博物館
走進食蟲植物館,小朋友們見到了種類豐富的食蟲植物,并了解到食蟲植物擁有不同的捕蟲機制,也認識到了自然界生存競爭的殘酷與植物在進化過程中展現出的智慧。在隱花植物館,同學們知道了隱花植物與顯花植物的區(qū)別,同時還認識了很多有趣的隱花植物。最后,大家來到草木百兼館的科普體驗中心,講解員們通過介紹種子的采集和保存方法,以及種質資源保存的意義和價值,讓小朋友們更深刻地識到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義。 圖三 活動合影留念
在這豐富多彩的植物世界中,茨壩中學附小的同學們開啟了一場奇妙的研學之旅。我所研究生們指導小朋友走近植物、觀察植物、認識植物,通過生動有趣的講解引導小朋友們初步了解和接觸植物的生理生態(tài)特性等專業(yè)知識。另外,小朋友們還學習了什么是生物多樣性,以及如何在生物多樣性保護中貢獻自己的力量。本次活動的完滿完成不僅豐富了青少年的課外知識、還提升了他們的科學素養(yǎng)。 據悉,此次活動前往的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園內的“扶荔宮”生物多樣性體驗園是COP15生物多樣性室外展覽展示活動會場之一。體驗園占地面積約35畝,包含主體溫室、蘭花館、食蟲植物館、隱花植物館等,收藏保育有熱帶、亞熱帶特色植物2500余種。 本活動得到中國科學院大學文化建設項目的支持,其中“春分工程”系中國科學院大學青少年科普專項行動,旨在培養(yǎng)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意識、科學實踐能力和社會責任擔當,進一步提升青少年的科學素養(yǎng)和科學精神。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2-2020 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All Rights Reserved 【滇ICP備05000394號】
地址:中國云南省昆明市藍黑路132號 郵政編碼:650201
點擊這里聯系我們 手機版